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基于微课程的髙校翻转课堂实践研究(2)

时间:2016-03-15 09:39 点击:
1学习资源组织 基于微课程的学习资源组织是保证翻转课堂成功实施的前提,其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环节是微课程视频的设计。微课程视频是把一节课或一个知识点经碎片化处理为若干部分,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

  1学习资源组织
  基于微课程的学习资源组织是保证翻转课堂成功实施的前提,其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环节是微课程视频的设计。微课程视频是把一节课或一个知识点经碎片化处理为若干部分,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因此在设计上必须紧紧联系教学目标与对应的知识点,并配有相应的测试题目,使学生拥有"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做到视思结合、视练结合。
  在学习资源的组织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微课程相关的先验知识点、素材库、案例库等资源,将微课程和相关内容与资源进行超链接,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需求迅速获取有关联的资源,并在内容和不同的学习资源之间进行灵活跳转学习,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网页设计课程为例,每一章节的知识细化成具体子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或易错点,每个知识点对应一个微视频,每个微视频对应配套的测试练习,同时提供电子教材供学生进行标注,如图2所示。
  2基于平台的支持
  微视频不单单只是一系列视频资源,而必须与测试评价、探究活动、反思活动结合,构建一个完整的"微课程"。这一结合的实现,需要基于平台的支持。传统的网络教学网站对教学资源使用的分析往往只有点击量这一种数据,而新型的基于微课程翻转课堂的支持平台可以更详细地记录用户学习过程的各种数据,如点击量、知识点平均停留时间、资源下载数、答题正确率、提问人次、回复数,平均回复时间等。当学生操作一段视频、回答一道测试题、修改作业或在论坛上写下评论时,这些行为数据都将被后台数据库捕捉,从而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成为了可能。以网页设计课程为例,平台通过收集在线活动,展示了学生知识点的整体掌握情况、成绩分布以及讨论与交流状态,如图3、图4所示。
  3教师活动设计
  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相配合,其背后引出的教师教学活动组织行为非常重要。课前,教师要提前发布教学任务和与之匹配的教学资源。对于网页设计这种动手实践类课程,教学任务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低阶认知),主要让学生通过微视频对相关知识点和资源进行学习,并辅以练习和测试,实现自我学习、自我诊断、自我提高;另一部分为作品设计实践(高阶认知),以项目驱动形式发布任务,且任务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任务总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负荷,在设计步骤上要难易得当、由浅入深,不宜过难或过多,避免持续难度带来的松懈或挫败。以列表为例,在制作网页时列表通常因其显示信息整齐直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而被用于网页导航的制作。利用该特点,可以围绕列表一节总体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并综合运用各个知识点,完成对商业化网站导航栏目的设计制作。网页设计中经典内容"列表"的课前教学任务设计步骤如表1所示。
  步骤内容目标
  步骤1微视频:列表结构,完成对应的小测试理解列表的基本语法,认识不同列表形式的分类
  步骤2使用列表制作图书目录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步骤1中列表结构及常用样式属性设置的理解
  步骤3微视频:使用列表制作导航条,完成小测试理解列表基本语法、与CSS配合使用的方法和技巧
  步骤4模仿完成一个横向导航条的制作通过动手实践,提供综合运用列表与CSS技术制作导航条的能力
  步骤5寻找商业网站中各种使用列表制作的新闻栏目及导航样式,上传平台与同学分享交流开拓学生的视野,对列表的商业应用有更深的体验与认识
  步骤6微视频:商业网站列表的使用技巧适用于对高阶知识的引导
  步骤7完成并美化制作的导航条,将其带入课堂适用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接受挑战
  通过教学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对列表知识点内容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测试,让学生发现和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通过平台收集学生的测试结果,分析、总结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实施阶段,问题解决便成为了该过程的核心内容。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改进,本研究将课堂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1)重点难点讲解阶段。该阶段占整个课堂教学1/4的时间,重点解决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概念混淆等),强化学生对低阶知识的理解。
  (2)小组协作探究阶段。在动手实践类课程的翻转课堂实施中,面对60人规模班级的学生,教师无法针对所有学生存在的问题实施个别化指导,因此可以采用组员轮换分组讨论和组内互助的协作探究形式来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对于表现优秀且已完全掌握该内容的学生,课堂知识讲解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教师可选其充当助教并分配到每个小组中,帮助其他学生调试各种Bug、扩展知识面,从而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小组协作的内容要设计一些难度相对较高、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小组成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可在与其他组员的协作过程中讨论解决。
  (3)综合应用实践阶段。该阶段主要以基于项目的协同创作为主,重在学生对高阶知识的学习及灵活运用。通过制定小组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项目实践,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并进一步强化动手能力。在完成项目任务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实施组内和组间评价,选出最优作品进行展示,还可将两次评价的成绩作为对每个学生形成性评价的考核。
  四总结
  将微课程与翻转课堂进行结合,是对当前教学改革探索的不断深化。要促使我国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向更深发展,真正解决学生实践效率低下的问题,关键是要不断完善符合课程本身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实施方案。在网页课程近几年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总结经验如下:
  1生成性资源的动态组织
  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资源组织的探索,是一个立体化持续构建和完善的动态过程。通过学习模式的创新,使学生变被动为自主,不仅拓展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将催生更为开放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数资源建设更重视固有课件、视频类物化资源建设,而新模式下的资源组织和建设更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观点、评论等生成性资源的利用。有效组织和利用这些资源,是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互动、提升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
  2多职能团队的有效组建
  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全面实施不能由任课教师独立承担,而应由担负不同职责的教师组成团队协作完成。如在一个平台上开展课程设计、制作、实施、评测、服务和管理等时,可由核心教师负责带领团队进行课程设计、资源建设、教学组织等活动;助理教师参与教学设计和资源建设;辅导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参与网上教学活动,评阅学生的学习;管理人员则抽取、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反馈给教学团队。可以说,如何建立有效的教师团队、实现课程核心教师、助教、管理人员等多职能的有效联合,将关系到翻转课堂能否顺利实施。
  3教学活动的螺旋式安排
  教学活动的合理安排组织是课堂实施的关键。实践经验证明,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应当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低阶认知与高阶认知的分层安排。这是因为,低阶知识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诊断、自我提高,高阶知识则以项目形式驱动学生学习。因此,活动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任务总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负荷,在活动实施步骤上要难易得当、由浅入深。
  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网页设计课程为载体,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及配套资源的不断完善,得到了学生的好评。未来,该模式将从更多角度、通过更多方式对教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为高校实践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敬川,王中林,张渝江.让课改的阳光照进教育的现实一重庆聚奎中学"翻转课堂"掠影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16-18.
  [2]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一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0.
  [3]张新明,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
  [4]刘小晶,钟琦,张剑平.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8):105-110.
  [5]张武威,曾天山,黄宇星.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新应用[J].课程o教材o教法,2014,(7):10-16.
  [6]黎加厚.微课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化行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7-9.
  [7]黄燕青.翻转课堂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3,(6):157-159.
  [8]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9]丁建英,黄烟波,赵辉.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88-91.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